2013/08/11

Published 凌晨2:24:00 by 守脩近 with 0 comment

為什麼要做爛橡皮擦?

為什麼要做爛橡皮擦?

之前在和同事吃一家難吃的牛肉麵店時,問同事們說:『你們小時候會不會有一種想法,那就是為什麼大家不把事情做好? 像是明明橡皮擦就可以做得跟MONO一樣好擦,為什麼市面上還有這麼多爛橡皮擦,他們爛到根本擦不乾淨、又會把紙擦破,難道他們不會想越做越好嗎?








同樣的想法,小時候我也想過,為什麼金庸裡面那種總是在小說開頭出現、沒有特別厲害的角色,不會想要把自己練得更厲害,明明他離小說裡面最厲害的角色就還差很多,既然都已經決定要習武了,怎麼不勤加練習追上他們? 為什麼林東芳牛肉麵這麼好吃,其他家普普(甚至難吃)的牛肉麵店不會想要改良自己的功夫,變成超有名的牛肉麵店,然後要讓我們意外地走進來,吃到會讓我們後悔吃下的牛肉麵?

我同事像看著頭腦有問題的人一樣看著我,說,他們小時候不會想這種問題。

其實我問"小時候會不會這樣想",就是代表現在我已經可以理解為什麼了(至少是一部分)。例如:為什麼會有爛產品?那是因為成本必須壓低、開發必須快速,否則沒有獲利空間,而獲利往往是現代所有行為的唯一目的。但是一旦推出產品,在市場上有一席之地,就會害怕改變,因為改變代表的是"可能的損失",研發新的東西必須要花經費,並且可能一無所得。

所以大多時候,一家普普的午餐店不會因為做個五年十年就變成超好吃的名餐館,他們只會想要每天提供一樣的東西給客人吃,這樣做雖然客人不會變多,但也不會忽然減少。即使他們知道自己的東西可以做的更好,但卻不覺得有必承擔風險去做出改變。

人呢? 人的生活常常也是一樣,因為改變必須要有花費(時間上和金錢上),以及投資進去可能會沒有報酬,所以就停留在原地。雖然不完全相同,但是這樣的感覺讓我想到Steve Cutts所製作的動畫。在動畫In The Fall中,人物在完成學校的學習之後,一生"最美好的時刻"只剩下一成不變的上班生活。



保持現狀就能不用害怕失去,因此放棄了成為卓越的機會。就如同做代工做習慣了之後,要轉成做品牌風險是很大的。大家都想追求卓越,但總是放不下手上所現有的東西。或是認為『這可能最後會是場徒勞無功』,就直接放棄,連試都不去試。

在我們還小的時候,會覺得『為什麼第二名的人不努力變成第一名?』『那應該沒什麼難的,而且是應該要努力嘗試的吧!』因此在年輕懵懂無知的情況下,常常可以不計代價的去努力嘗試(偶爾還真的試出了些什麼,變成Dropbox或是Google之類的)

但長大一點後,我們學會了『機會成本』,以及『投資收益』,並且知道要創辦一間公司已經是難上加難,更何況是要做掉現在市場上面的龍頭,簡直就是神話故事,成功機率低的可以。那假如我們現在有一個穩定的工作,或是經營一家能夠有不錯收入的小公司,那我們幹嘛要一直勉強自己向前?
古云:『見山是山,見山不是山,見山還是山』雖然這句話在禪學上有它們的正解,但我自己覺得這很像人生看事情的三種階段。在我們什麼都不懂時,看到什麼都 很單純,我們不懂做正確的事情、追求卓越有什麼難的,因此會很輕易的投入其中(見山是山)。而在我們越長越大,懂越多東西後,我們知道做這些事情有多困 難,失敗的機會有多大,因此我們開始選擇平庸,選擇正常(見山不是山)。而在最後,有些人會重新醒過來,在了解一切、知道做這些事情成功的機率很低的情況下,還是選擇去追求卓越(見山又是山)。



大多數人的生長環境,都會逼迫單純的年輕人"學會"、"認清"現實,要他們知道做正確的事、實現夢想和追求卓越有多困難, 快速的跳過『見山是山』,直接到達『見山不是山』的成年思考模式。由於這樣,我們很少看到什麼都不懂、如同小孩一樣的創業家、夢想家出現,我們有很多再也 不夢想的人,而在少數情況下會有一些知道一切風險,認清所有社會現實後,還是選擇做正確事情的創業家、夢想家 --- 一群『見山又是山』的人們。

知道一切後,還能選擇做出最正確的事情,讓我想起徐曉的一句話:
『知世故而不世故才是最善良的成熟。』

我認為知世故而不世故是很值得敬佩的。
但如果可以的話,我還是希望自己可以幸運的是個,永遠不知道世故是什麼的小孩。

如果可以的話,希望世界上可以有更多在『見山是山』階段,單純相信追求卓越是正確、獨一無二的道路的小孩們,不被教導成大人,最後獲得無比的成就

      edit

0 意見:

張貼留言